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肾移植术后治疗需通过免疫抑制治疗、感染预防、并发症管理、定期复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综合干预。肾移植术后治疗通常与排斥反应、药物副作用、基础疾病控制等因素相关。
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常用药物包括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环孢素软胶囊等。用药期间需严格监测血药浓度,避免剂量不足导致排斥或过量引发感染。排斥反应可能表现为移植肾区疼痛、尿量减少或血肌酐升高,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免疫抑制状态下易发生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预防肺孢子菌肺炎,阿昔洛韦片防治疱疹病毒感染。术后早期需避免人群密集场所,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需排查感染源。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阳性者可能需更昔洛韦胶囊进行预防性治疗。
需警惕移植后糖尿病、高血压及骨质疏松等并发症。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能引发血糖升高,必要时使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控制血糖。高血压可选用氨氯地平片等钙通道阻滞剂,同时限制钠盐摄入。定期骨密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质疏松。
术后1年内需每周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稳定后逐渐延长间隔至每月1次。超声检查可评估移植肾血流情况,肾穿刺活检是诊断排斥反应的金标准。突发水肿、少尿或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需立即就诊。
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毫升左右,避免食用葡萄柚影响药物代谢。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但控制磷钾含量,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4之间有助于延长移植肾存活时间。
肾移植术后需终身随访管理,除规范用药外应建立饮食记录与症状日记。注意观察尿液颜色与尿量变化,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保持接种疫苗状态但禁用活疫苗,外出时随身携带移植医疗卡。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等高血压危象症状或38.5度以上发热时需急诊处理。术后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可加入移植患者互助组织获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