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胆管炎怎么治疗

6.02万次浏览

咸国哲 主任医师

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急性重症胆管炎需紧急医疗干预,治疗方式主要有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引流、抗生素治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外科手术解除梗阻、液体复苏及器官功能支持。

1、内镜引流术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首选治疗手段,通过放置鼻胆管或支架实现胆道减压。该方式创伤小且能同时明确病因,适用于胆总管下端梗阻患者。操作前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查,术后需监测淀粉酶水平预防胰腺炎。

2、抗生素治疗

早期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等覆盖肠道菌群。后续根据血培养结果调整用药,疗程通常持续7-10天。严重感染时可联用替加环素或多粘菌素B。

3、经皮肝穿刺引流

对于高位胆管梗阻或内镜失败者,可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该方法能快速降低胆道压力,但存在出血、胆漏等风险。引流期间需每日观察引流液性状和量。

4、外科手术

当存在肝内胆管结石、肿瘤等复杂病变时,需行胆总管探查术或肝叶切除术。手术时机选择在感染初步控制后,术前需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和电解质紊乱。术后需留置T管引流4-6周。

5、器官功能支持

合并脓毒休克患者需进行液体复苏,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肾功能不全需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同时需监测乳酸、中心静脉压等指标指导治疗。

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治疗后应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刺激胆道。恢复期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促进组织修复,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稀释胆汁。术后3个月内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观察胆道通畅情况。出现发热、黄疸等症状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