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发烧一周体温持续38摄氏度且未明确病因时,可通过完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评估、调整用药方案、排查特殊感染、多学科会诊等方式干预。长期发热可能由隐匿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肿瘤性疾病、药物热等因素引起。
建议进行血培养、降钙素原、G试验等特殊微生物检测,同时复查血常规观察白细胞动态变化。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可排查结核杆菌感染,自身抗体谱筛查有助于发现结缔组织病。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与血沉联合检测能评估非特异性炎症程度。
胸部CT可发现肺部结核或隐匿性肺炎,腹部超声或CT能排查肝胆系统感染及腹腔脓肿。PET-CT对淋巴瘤等肿瘤性疾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心脏超声可鉴别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穿刺活检适用于持续发热伴血象异常患者。
经验性使用盐酸莫西沙星片覆盖非典型病原体,阿昔洛韦片治疗疑似病毒感染,醋酸泼尼松片短期用于高度怀疑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对疑似药物热患者应停用可疑药物,更换为对乙酰氨基酚片控制症状。
布鲁氏菌凝集试验诊断布病,肥达反应筛查伤寒,HIV抗体检测排除艾滋病相关机会感染。疟原虫涂片适用于疫区旅行史患者,CMV-DNA检测对免疫功能低下者有重要意义。
感染科可指导抗生素阶梯使用,风湿免疫科协助解读自身抗体结果,血液科处理造血系统异常。肿瘤科参与实体瘤筛查,必要时进行病理活检。疑难病例需启动全院MDT讨论机制。
发热期间保持每日2000毫升水分摄入,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半流质饮食。监测体温变化曲线,记录伴随症状如皮疹、关节痛等细节。避免自行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等激素类药物,所有检查结果需由专科医生系统解读。建议准备详细病史资料包括既往用药记录、旅行史、宠物接触史等信息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