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球拍状胎盘可能由胚胎发育异常、脐带附着位置偏移、子宫环境异常、胎盘血管异常、母体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球拍状胎盘通常表现为脐带附着于胎盘边缘,可能影响胎儿营养供应,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若胎盘组织分化异常,可能形成球拍状胎盘。这种情况可能与遗传因素或胚胎染色体异常有关,通常无特殊症状,但需通过超声监测胎盘功能。若发现胎儿生长受限,需加强产检频率。
正常脐带应附着于胎盘中央,若偏移至边缘则形成球拍状胎盘。可能与胎盘旋转异常或脐带发育异常有关,孕期可能出现胎儿血流异常。建议通过多普勒超声评估脐血流,必要时进行胎心监护。
子宫形态异常或子宫内膜病变可能干扰胎盘正常着床,导致脐带边缘附着。如子宫肌瘤、宫腔粘连等疾病可能改变胎盘发育环境。孕期需定期检查胎盘位置及胎儿发育情况,避免剧烈运动。
胎盘血管分布异常可能导致营养输送集中于特定区域,促使脐带偏向边缘附着。这种情况可能增加胎儿缺氧风险,表现为胎动减少或胎心率异常。建议孕妇左侧卧位休息,必要时吸氧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可能影响胎盘血管形成,导致球拍状胎盘。这类孕妇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定期进行胎儿超声及生物物理评分。若出现胎盘功能减退,可能需要提前终止妊娠。
确诊球拍状胎盘后,孕妇应增加优质蛋白和铁元素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等,避免贫血加重胎盘供血不足。每日保持适量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突然体位改变。每两周进行一次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密切监测胎儿生长曲线。若出现阴道流血、腹痛或胎动明显减少,需立即就医。分娩方式需根据胎盘功能评估结果决定,多数情况下可经阴道分娩,但需做好应急剖宫产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