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刚长冻疮怎么治疗

4.69万次浏览

李竹林 副主任医师

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手上刚长冻疮可通过温水浸泡、外用药物、注意保暖、避免抓挠、口服药物等方式治疗。冻疮通常由寒冷刺激、血液循环不良、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反应异常、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

1、温水浸泡

冻疮初期可用37-40℃温水浸泡患处15-2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温水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血管痉挛,但水温不可过高以免烫伤皮肤。浸泡后可轻柔擦干并涂抹凡士林等保湿剂。若出现皮肤破损则禁止浸泡。

2、外用药物

可遵医嘱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改善微循环,或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促进皮肤修复。瘙痒明显时可短期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减轻炎症反应。使用前需清洁患处,薄层涂抹后轻柔按摩至吸收。皮肤溃烂时禁用激素类药膏。

3、注意保暖

外出时应佩戴防风保暖手套,避免接触冷水或冰冷物体。室内保持18-22℃环境温度,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可适当搓揉手部促进产热,但避免突然接触热源导致温差过大。冬季需保持手足干燥,出汗后及时更换鞋袜。

4、避免抓挠

冻疮常伴瘙痒症状,抓挠会加重皮肤损伤和炎症。可剪短指甲或夜间佩戴棉质手套防止无意识抓挠。瘙痒剧烈时可冷敷或轻拍患处缓解。若已出现水疱,不可自行挑破以免继发感染。

5、口服药物

严重者可遵医嘱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扩张血管,或盐酸赛庚啶片抗组胺止痒。合并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胶囊控制细菌感染。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冻疮患者冬季应加强全身保暖,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E和烟酸的食物如坚果、深海鱼等。每日进行手部按摩操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吸烟饮酒加重血管收缩。若出现皮肤发黑、剧烈疼痛或发热等症状,提示可能继发感染或组织坏死,须立即就医处理。痊愈后次年冬季需提前做好防护措施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