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谷丙转氨酶高可通过调整饮食、戒酒、避免肝损伤药物、治疗原发疾病、定期复查等方式改善。谷丙转氨酶升高通常由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原因引起。
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鱼类、鸡蛋、西蓝花等。避免腌制、烧烤类食品,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减轻肝脏代谢负担。适量饮水有助于促进毒素排泄。
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导致谷丙转氨酶持续升高。长期饮酒者需逐步减量直至完全戒断,避免戒断反应。戒酒同时需补充B族维生素,改善酒精代谢对肝脏的影响。
部分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物等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使用药物前应咨询医生,避免联用多种肝毒性药物。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护肝药物如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
病毒性肝炎患者需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乙肝。脂肪肝患者需控制体重和血脂,可配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自身免疫性肝病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片联合硫唑嘌呤片。
每1-3个月复查肝功能,监测谷丙转氨酶变化趋势。伴有黄疸、腹水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超声或CT检查可评估肝脏形态变化,必要时进行肝穿刺明确病因。
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时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改善,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注意观察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等异常表现,出现此类症状应立即就诊。肝功能异常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肝脏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