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尿路结石在跳动时可能排出,具体与结石大小、位置及输尿管条件有关。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在运动刺激下可能随尿液移动排出,但较大结石可能因嵌顿需医疗干预。
体积较小的结石在跳跃、跑步等运动时,可能借助重力作用和输尿管蠕动排出体外。输尿管具有节律性收缩功能,运动可促进其蠕动频率,同时增加尿流冲刷力。肾下盏的结石改变体位配合跳跃有助于进入输尿管,但需注意过度运动可能加重血尿或肾绞痛。建议每日保持适量跳跃运动如跳绳,单次持续5-10分钟,同时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稀释尿液。
直径超过5毫米的结石因易卡在输尿管狭窄处,单纯运动难以促排。输尿管存在三个生理性狭窄,结石嵌顿可能引发剧烈腰痛、恶心呕吐。若结石表面粗糙或伴有息肉增生,运动反而可能导致黏膜损伤出血。存在泌尿系统畸形如输尿管狭窄、前列腺增生时,结石自行排出概率显著降低,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
出现持续腰痛、发热、无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盲目跳跃加重肾积水。术后患者应遵医嘱逐步恢复运动,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残留情况。日常需控制高草酸、高嘌呤饮食,钙质结石患者可适量补充柠檬酸盐制剂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