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新生儿按摩可通过抚触头部、按摩腹部、活动四肢、按摩背部、轻揉足底等方式进行。按摩有助于促进新生儿消化、睡眠和神经发育,需注意手法轻柔并避开囟门等脆弱部位。
用指腹从前额中央向两侧轻轻滑动至太阳穴,重复3-5次。避开未闭合的囟门区域,可配合婴儿润肤油减少摩擦。该手法能缓解新生儿产道挤压带来的紧张感,刺激触觉神经发育。若发现头皮乳痂,应待其自然脱落,不可强行剥离。
掌心顺时针轻抚婴儿腹部,围绕脐部画圈5-8次。力度以手指能微微压陷腹部皮肤为宜,有助于促进肠蠕动缓解胀气。喂奶后需间隔30分钟再进行,避免吐奶。如触及腹部包块或婴儿哭闹抗拒,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
握住婴儿手腕或脚踝,做轻柔的屈伸运动各10次,关节活动范围不超过90度。可配合"骑车式"下肢运动预防髋关节发育不良。操作时注意观察肢体对称性,发现活动受限或关节弹响应及时就医排查发育异常。
让婴儿俯卧于家长大腿,双手沿脊柱两侧从颈部向臀部交替滑动,重复6-8次。手掌需完全贴合背部皮肤,力度以不引起皮肤发红为度。该手法能增强颈背部肌肉力量,为抬头动作做准备。早产儿或体重低于2.5kg者需谨慎操作。
用拇指从脚跟向脚趾方向推按足底,重点刺激涌泉穴区域。每只脚按摩1-2分钟,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睡眠质量。注意修剪指甲避免划伤,足部有蜕皮时暂停按摩。若婴儿出现蜷缩趾或足内翻倾向,应结合专业康复指导。
新生儿按摩宜在清醒安静时进行,室温维持在26-28℃,每日总时长不超过15分钟。建议使用无香型婴儿按摩油,首次操作前在耳后做过敏测试。按摩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婴儿反应,出现打嗝、喷嚏等应激反应时应暂停。早产儿、皮肤破损或发热期间不宜按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需医生评估后操作。坚持规律按摩能增强亲子 bonding,但不可替代必要的医疗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