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戴耳机最小声睡觉可能存在潜在危害,主要与长时间佩戴和耳道受压有关。耳机最小音量虽对听力损伤较小,但持续使用仍可能引发外耳道压迫性损伤、耵聍栓塞或中耳炎等问题。
耳机最小音量通常低于85分贝的安全阈值,短期内不会直接损伤听力毛细胞。但睡眠中翻身可能导致耳塞压迫外耳道皮肤,持续6-8小时压迫可能引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出现耳廓红肿、疼痛等压迫性损伤。部分人群耳道较窄,更易因压迫导致外耳道炎。睡眠时耳道温度湿度升高,耵聍腺分泌增多,长期佩戴耳塞可能阻碍耵聍自然排出,形成栓塞后出现耳闷、耳鸣症状。部分防水型耳机材质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耳道瘙痒、脱屑。
睡眠时使用入耳式耳机可能增加中耳感染概率。咽鼓管在平躺时引流功能减弱,耳机产生的微振动可能通过骨传导刺激中耳,长期可能诱发分泌性中耳炎。部分人群对耳机材质过敏,夜间持续接触可能引发慢性外耳道湿疹。睡眠中不自觉调整耳机位置的行为可能造成外耳道皮肤微小破损,增加细菌感染风险。
建议选择头戴式耳机并设置30分钟自动关闭功能,睡前用75%酒精棉片清洁耳塞。若晨起出现耳道不适或听力下降,应及时到耳鼻喉科进行耳内镜和纯音测听检查。日常可练习鼓膜按摩改善中耳压力平衡,避免连续多日戴耳机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