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宝宝接种狂犬疫苗后出现发烧一般是正常的免疫反应,通常体温在38.5摄氏度以下且持续1-2天可自行缓解。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伴有精神萎靡、持续哭闹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狂犬疫苗接种后发热主要与疫苗激活免疫系统有关。疫苗中的灭活病毒成分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过程中可能释放致热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多数情况下发热表现为低热,可通过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减少衣物等方式缓解。部分宝宝可能伴随接种部位红肿、食欲减退等轻微反应,通常无须特殊处理。
少数情况下发热可能与个体过敏体质或潜在感染有关。若宝宝既往有疫苗过敏史、免疫缺陷疾病或接种时正处于感冒潜伏期,可能出现高热或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此时需排查是否合并细菌病毒感染,避免延误治疗。接种后24小时内出现的反复高热或抽搐需警惕热性惊厥等严重不良反应。
建议家长在接种后24小时内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保持宝宝适量饮水与休息。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退热药,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若发热伴随皮疹、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日常护理中注意接种部位清洁干燥,观察72小时内症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