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治疗胆结石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等。胆结石通常由胆汁成分异常、胆囊收缩功能减弱、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适用于胆固醇性结石且直径较小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熊去氧胆酸胶囊、鹅去氧胆酸片、消炎利胆片等。熊去氧胆酸胶囊能促进胆汁酸分泌,溶解胆固醇结石。鹅去氧胆酸片可抑制胆固醇合成,减少结石形成。消炎利胆片具有抗炎利胆作用,可缓解胆绞痛症状。药物治疗需长期坚持,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结石变化。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单发胆固醇结石且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该方法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击碎结石,碎石后可配合药物促进排出。治疗过程无须开刀,创伤小恢复快。但可能存在结石残留、复发等问题,术后需配合药物溶石并调整饮食结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症状性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通过在腹部打3-4个小孔,插入腹腔镜器械完成胆囊切除。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可能出现腹泻、消化不良等不适,多数可逐渐适应。该方法能彻底解决结石复发问题,适合反复发作的胆结石患者。
开腹胆囊切除术适用于合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穿孔等复杂情况。传统开腹手术视野清晰,能彻底处理腹腔内感染病灶。但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术后可能出现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随着腹腔镜技术发展,目前开腹手术已逐渐减少。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主要用于胆总管结石的治疗。通过口腔插入内镜到达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或放置支架引流。该方法无须开腹,能有效解除胆道梗阻。但操作技术要求高,可能出现胰腺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需短期留置鼻胆管引流,监测相关指标。
胆结石患者日常应注意低脂饮食,避免油腻、高胆固醇食物,规律进食可促进胆囊排空。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胃肠蠕动,减少胆汁淤积。保持理想体重,避免快速减肥。定期体检可早期发现结石,无症状胆囊结石可暂不处理但需随访观察。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并发症。不同患者应根据结石特点、症状程度、身体状况等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