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叶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患者通常适合运动,但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运动方式和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并降低心血管风险,但合并严重并发症或血糖波动较大时需谨慎。
对于血糖控制稳定的糖尿病患者,规律运动可带来显著益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能有效消耗血糖,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分5次完成。抗阻训练如弹力带练习、器械训练等每周2-3次,可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运动前应监测血糖,避免空腹运动,随身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检查足部有无损伤。合并视网膜病变者需避免剧烈跳跃或倒立动作,防止眼底出血。
当空腹血糖超过16.7mmol/L或出现酮症时,应暂停运动并及时就医。合并严重周围神经病变者需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减少足部溃疡风险。心血管疾病患者需经医生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方案,避免竞技性运动。自主神经病变患者需注意运动中血压波动,避免快速体位变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宜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等。
糖尿病患者运动前后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穿着透气吸汗的运动服装和合脚鞋袜。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制定运动计划,从低强度开始循序渐进。若运动中出现头晕、心悸、视物模糊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就医。定期复查血糖及相关并发症情况,及时调整运动方案。合理运动结合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长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