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牙叉骨疼可能由颞下颌关节紊乱、外伤、龋齿、牙周炎、颌骨囊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口腔修复、手术等方式缓解。颞下颌关节紊乱多与关节负荷过重或咬合异常有关,外伤可能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或骨折,龋齿和牙周炎常伴随牙龈红肿或牙齿敏感,颌骨囊肿需影像学检查确诊。
颞下颌关节紊乱是牙叉骨疼的常见原因,可能与长期单侧咀嚼、紧咬牙或关节盘移位有关。症状表现为张口时关节弹响、疼痛或活动受限。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炎症,配合关节区热敷和避免硬食。严重者需采用咬合板矫正或关节腔注射治疗。
颌面部撞击或跌倒可能导致牙叉骨区域软组织挫伤或骨折,疼痛常伴随局部肿胀和淤青。轻微损伤可通过冷敷48小时后转热敷促进恢复,骨折需使用钛板内固定术。急性期可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镇痛,合并感染时需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深龋或牙髓炎可能引发放射性疼痛至牙叉骨区域,夜间痛感加剧是典型特征。需通过根管治疗清除坏死牙髓,配合甲硝唑芬布芬胶囊控制感染。未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根尖周炎,导致颌骨区域性压痛和咬合不适。
重度牙周炎会造成牙槽骨吸收,引发牙齿松动和颌骨隐痛。基础治疗包括龈下刮治和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严重骨缺损需引导骨再生术。日常需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抑制菌斑,并定期进行牙周维护治疗。
颌骨囊肿早期多无症状,增大后可压迫神经引发表面麻木或钝痛。X线检查可见圆形透射影,治疗需手术摘除囊肿并送病理检查。术后可能需使用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感染,骨缺损较大时需植入人工骨粉促进修复。
出现牙叉骨疼应避免自行用力按摩或咀嚼硬物,急性期可选择流质饮食减少关节负担。建议记录疼痛发作时间与诱因,如伴随张口困难、发热或面部畸形需立即就诊。长期疼痛者需完善CBCT或MRI检查排除肿瘤等器质性疾病,口腔科联合康复科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