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内分泌性中耳炎内积水通常与中耳压力调节失衡有关,可能由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通过鼓室穿刺、鼓膜置管等方式排出积液,并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鼻喷剂或口服黏液促排剂改善症状。
内分泌性中耳炎内积水主要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下降或耳鸣,严重时可伴随眩晕。积液多呈淡黄色黏稠液体,与普通中耳炎化脓性分泌物不同。发病机制涉及咽鼓管黏膜水肿导致中耳负压,促使血浆渗出形成积液。儿童因咽鼓管发育不完善更易发病,成人则常见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鼻咽部病变患者。诊断需结合耳镜检查、声导抗测试和纯音测听,必要时行颞骨CT排除占位性病变。
日常需避免用力擤鼻或潜水等增加中耳压力的行为,可尝试咀嚼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开放。急性期可热敷耳周缓解不适,饮食宜清淡并补充维生素A增强黏膜修复能力。若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或听力损失超过40分贝,需考虑鼓膜切开置管术。术后保持耳道干燥,定期复查听力及中耳功能,避免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