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胰腺受损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胰酶、控制血糖、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恢复。胰腺受损可能与酗酒、胆道疾病、高脂血症、自身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等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脂肪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低脂高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轻胰腺负担,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20-30克,选择鱼肉、鸡胸肉等优质蛋白。避免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及酒精,采用蒸煮等清淡烹饪方式。急性期需短期禁食,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
胰酶肠溶胶囊可帮助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改善营养吸收不良。胰酶肠溶片需餐中服用,与抑酸药联用效果更佳。用药期间需监测粪便性状,若出现便秘或过敏需及时调整剂量。
继发糖尿病时需使用胰岛素注射液调控血糖,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适合餐后血糖升高者。配合动态血糖监测,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避免使用磺脲类等可能加重胰腺负担的降糖药。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可抑制胃酸分泌,缓解胰腺刺激。乌司他丁注射液适用于急性胰腺炎,能抑制胰酶活化。疼痛剧烈时可短期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但需警惕成瘾性。
胰管支架置入术能解除胰管梗阻,适用于胰管狭窄患者。胰腺部分切除术可用于局部坏死或肿瘤病变,术后需长期补充胰酶。手术决策需综合评估病灶范围及内分泌功能。
胰腺受损恢复期需严格戒烟酒,每日监测腹痛及排便情况。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模式,每日分5-6次进食,每次摄入量不超过200毫升。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腹部受压动作。定期复查腹部CT和胰腺功能检测,血糖异常者每周至少测量3次空腹及餐后血糖。若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