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叶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患者出现乏力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神经病变、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乏力是糖尿病常见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体力下降、易疲劳、精神不振等,需结合具体病因针对性干预。
长期高血糖或血糖波动大时,葡萄糖无法有效被细胞利用,机体能量供应不足会导致乏力。患者可能伴随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需通过饮食调整、规律运动及药物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稳定。
高血糖损伤周围神经可引发肢体麻木、疼痛及乏力,常见于下肢。可能与微血管病变、氧化应激等因素相关。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等药物可营养神经,同时需严格监测血糖。
糖尿病肾病或胃肠功能紊乱可能导致铁、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乏力。硫酸亚铁片、叶酸片等可补充造血原料,但需排查肾脏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合并甲减时,代谢率降低会加重乏力感,可能伴随怕冷、水肿。左甲状腺素钠片可替代治疗,需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
长期疾病管理压力可能引发焦虑或抑郁,导致主观疲劳感增强。心理疏导、社交支持有助于改善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
糖尿病患者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限制精制糖摄入,选择全谷物、优质蛋白及低升糖指数蔬菜。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久坐。定期监测血糖及并发症筛查,出现持续乏力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避免自行调整降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