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积食时是否催吐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若症状较轻且无窒息风险,通常不建议主动催吐;若出现严重腹胀、呼吸困难或意识障碍,则需立即就医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处理。
积食未引发严重并发症时,强行催吐可能损伤食管黏膜或诱发误吸。胃肠本身具有蠕动排空能力,可通过禁食、热敷腹部、饮用温盐水等方式促进消化。适当按摩脐周也有助于加速肠道蠕动,但需避开餐后1小时内操作。若伴随低热或轻微腹痛,可短期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或口服胰酶肠溶胶囊辅助分解食物。儿童积食时家长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避免喂食油腻难消化食物。
当积食导致呕吐反射自然发生时,应保持侧卧位防止窒息,吐后清水漱口即可。但若出现喷射性呕吐伴瞳孔变化、持续呛咳或面色青紫,提示可能发生肠梗阻或颅内压增高,此时须立即就医。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及吞咽功能障碍者积食时,禁止自行催吐以防诱发吸入性肺炎。医院可能采用胃管引流或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止吐,严重肠梗阻需进行肠粘连松解术。
积食后24小时内应以米汤、藕粉等流质饮食过渡,逐渐增加蒸苹果、山药粥等低纤维食物。恢复期每日进行半小时散步促进肠蠕动,避免立即平卧。反复积食者需排查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胃轻瘫等病因,儿童应培养细嚼慢咽习惯,餐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