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慢性胃炎的特定人群主要有长期饮食不规律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长期服药者、中老年群体以及长期精神压力大者。
经常暴饮暴食、过度节食或偏好高盐、辛辣刺激食物的人群,胃肠黏膜易受物理化学损伤。胃酸分泌节律紊乱可能诱发黏膜充血水肿,表现为餐后饱胀、隐痛。建议采用定时定量饮食模式,避免空腹饮用浓茶咖啡。
该细菌分泌的尿素酶和空泡毒素会破坏胃黏膜屏障,80%感染者会出现持续性炎症。典型症状包括上腹灼痛、口臭,可通过碳13呼气试验确诊。根治方案需包含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等联合用药。
连续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超过3个月者,药物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削弱胃黏膜保护机制。此类患者易出现黑便、恶心,建议用药期间配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胃黏膜保护剂。
50岁以上人群胃黏膜修复能力下降,血管硬化导致局部缺血,更易发展为萎缩性胃炎。特征性表现为食欲减退、消瘦,胃镜检查可见黏膜苍白变薄。需定期监测胃蛋白酶原比值,必要时补充叶酸片。
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会通过脑肠轴影响胃酸分泌,应激状态下胃黏膜血流减少。这类患者常见症状为早饱、嗳气,可尝试心理疏导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缓解症状。
慢性胃炎患者日常应保持清淡饮食,每日摄入50克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摄入温度超过60摄氏度的食物,餐后1小时内不宜平卧。建议每周进行3次30分钟以上快走运动,戒烟限酒并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出现呕血、柏油样便等报警症状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