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家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视网膜黄斑区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中央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该病可分为干性萎缩性和湿性渗出性两种类型,主要由遗传因素、长期光损伤、氧化应激及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等原因引起。
干性黄斑变性占病例的大多数,进展缓慢。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逐渐萎缩,形成玻璃膜疣沉积。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阅读困难、辨色力减退。可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确诊,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建议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等视网膜营养素,延缓病程进展。
湿性黄斑变性虽占比少但危害严重,因异常新生血管破裂导致黄斑区出血、渗出。典型症状为突发性视物变形、中心暗点。需通过荧光血管造影明确诊断,主要采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注射液、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液进行玻璃体腔注射治疗。
年龄超过50岁、长期吸烟、心血管疾病患者患病风险显著增加。紫外线暴露过量、高脂肪饮食及家族遗传史也是重要诱因。建议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尤其出现视物变形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查可发现早期视物变形,专业诊断需结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检查。眼底检查可见黄斑区出血、渗出或地图状萎缩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清晰显示视网膜各层结构变化。
佩戴防蓝光眼镜减少光损伤,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饮食增加深色蔬菜、鱼类摄入,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视网膜出血,湿性病变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定期注射治疗。
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眼底,使用放大镜辅助阅读工具。室内保持充足照明但避免强光直射,行走时注意脚下障碍物。建议加入患者互助组织获取心理支持,晚期低视力患者可接受定向行走训练。出现突然视力下降需立即急诊处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视力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