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小儿喉炎在发病后2-3天风险最高,需警惕喉梗阻等急症。喉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鸣,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紫。
发病初期症状较轻,可能出现轻微咳嗽或声音嘶哑。随着炎症进展,喉部黏膜水肿加重,气道狭窄程度增加。多数患儿在48-72小时达到症状高峰,此时喉部肿胀最明显,易发生急性喉梗阻。夜间症状可能加重,因平卧时喉部充血更显著。观察呼吸频率、胸骨上窝凹陷程度有助于判断病情进展。
极少数患儿在24小时内迅速进展为重度喉梗阻,常见于过敏体质或既往有喉部结构异常者。这类患儿可能出现无法缓解的喘鸣、烦躁不安、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早产儿或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风险更高,需立即就医处理。喉镜检查可见声门下区呈梭形狭窄,黏膜充血肿胀。
保持环境湿度50%-60%,避免冷空气或烟雾刺激。急性期可尝试让患儿吸入温热蒸汽缓解痉挛,但出现呼吸费力时需立即急诊。医生可能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减轻水肿,严重者需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家长应记录症状变化时间点,就诊时准确描述发作特点和持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