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下左淋巴结肿大原因

4.87万次浏览

赵蕾 副主任医师

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颌下左淋巴结肿大可能由口腔炎症、上呼吸道感染、结核病、淋巴瘤、转移性肿瘤等原因引起。颌下淋巴结属于浅表淋巴结,当局部或全身出现感染、免疫异常或肿瘤时,可能引发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或恶性病变。

1、口腔炎症

龋齿、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等口腔感染可导致邻近淋巴结肿大。炎症刺激使淋巴细胞增殖,表现为淋巴结质地柔软、活动度好,伴压痛。需通过口腔检查明确病灶,治疗包括甲硝唑片抗感染、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局部消炎,炎症控制后淋巴结可逐渐消退。

2、上呼吸道感染

扁桃体炎、咽炎等可能引发颌下淋巴结反应性肿大。病毒或细菌感染激活免疫系统,导致淋巴细胞聚集。常伴咽痛、发热,淋巴结触痛明显。可选用阿莫西林胶囊抗感染,连花清瘟胶囊缓解症状,感染痊愈后淋巴结多自行缩小。

3、结核病

淋巴结结核表现为缓慢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质地中等,后期可能破溃形成窦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需通过PPD试验、病理活检确诊。治疗采用异烟肼片联合利福平胶囊规范抗结核,疗程需持续6-9个月。

4、淋巴瘤

霍奇金或非霍奇金淋巴瘤可导致淋巴结进行性肿大,质地硬韧,无压痛,可能伴盗汗、体重下降。需病理活检明确分型,治疗包括CHOP方案化疗、利妥昔单抗注射液靶向治疗等综合手段。

5、转移性肿瘤

口腔癌、鼻咽癌等头颈部恶性肿瘤可能转移至颌下淋巴结。表现为固定质硬的肿块,生长迅速。需原发灶活检结合影像学评估,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手术切除、顺铂注射液化疗或放射治疗。

发现颌下淋巴结肿大应避免反复触摸刺激,注意观察是否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保持口腔清洁,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鸡蛋羹、清蒸鱼等。若淋巴结持续增大超过2周、直径超过1厘米或出现质地改变,须及时至血液科或头颈外科就诊,完善超声、CT或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日常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降低免疫力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