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6043次浏览

王亮 副主任医师

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误区主要有盲目卧床休息、依赖止痛药物、拒绝手术治疗、过度迷信推拿按摩、忽视康复锻炼等。这些误区可能延误病情或加重症状,需科学识别并规避。

1、盲目卧床休息

长期绝对卧床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急性期需短期制动,但症状缓解后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活动。完全卧床超过3天可能延缓康复进程,建议结合低强度步行等适应性训练。

2、依赖止痛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可短期缓解疼痛,但无法根治突出病灶。长期滥用可能引发胃肠黏膜损伤或肝肾负担。神经根水肿严重时需联合甲钴胺片等神经营养药物。

3、拒绝手术治疗

当出现马尾综合征或进行性肌力下降时,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等微创手术是必要选择。部分患者因恐惧排斥手术,可能导致不可逆神经损伤。手术适应证需由脊柱外科医生专业评估。

4、过度迷信推拿按摩

暴力手法可能加重髓核脱出,尤其禁忌旋转复位等操作。轻柔的筋膜松解仅适用于肌肉痉挛期,合并椎管狭窄或椎体滑脱时禁止手法治疗。热敷等物理疗法更安全有效。

5、忽视康复锻炼

麦肯基疗法等核心肌群训练能增强脊柱稳定性。游泳、平板支撑等低冲击运动可预防复发,但需避免弯腰搬重物等危险动作。康复周期通常需要3-6个月持续性锻炼。

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睡硬板床并避免久坐。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急性期可使用腰围临时支撑,但长期佩戴会削弱肌肉力量。建议每坐立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日常避免突然扭转腰部。若出现下肢放射痛加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须立即就医排查严重神经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