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类风湿关节炎与风湿关节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和治疗方式。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关节炎通常由链球菌感染引起。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有关,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关节滑膜,导致慢性炎症和关节损伤。风湿关节炎多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发,属于感染后免疫反应,常见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后。
类风湿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小关节肿痛,晨僵时间较长,可能伴随疲劳、低热等全身症状,晚期可能出现关节畸形。风湿关节炎多累及大关节,呈游走性疼痛,可能伴有环形红斑、皮下结节,但较少造成永久性关节破坏。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液中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常呈阳性,X线可见关节侵蚀。风湿关节炎患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升高,C反应蛋白和血沉明显增高,但类风湿因子通常阴性。
类风湿关节炎可能引发肺间质病变、心血管疾病和干燥综合征等全身并发症。风湿关节炎主要并发症为风湿性心脏病,尤其是儿童患者可能出现心脏瓣膜损害。
类风湿关节炎需长期使用抗风湿药物如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生物制剂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风湿关节炎以消除链球菌感染为主,常用青霉素V钾片,严重心脏受累时需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
日常应注意关节保暖,避免潮湿寒冷环境。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进行适度关节活动度训练,风湿关节炎患者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两类患者均需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饮食宜清淡,保证优质蛋白摄入,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出现关节不适时应尽早就诊,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