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苔藓是什么病

2.93万次浏览

陈腊梅 副主任医师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扁平苔藓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紫红色扁平丘疹或斑块,常伴瘙痒,可累及皮肤、黏膜、毛发和指趾甲。其病因可能与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病毒感染或药物反应有关,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1、皮肤表现

典型皮损为多角形紫红色扁平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可见白色网状条纹。好发于手腕、前臂、踝部及腰骶部,常对称分布。急性期瘙痒明显,搔抓后可出现同形反应。病程慢性,部分患者皮损可自行消退但易复发。

2、黏膜损害

约半数患者伴口腔黏膜损害,表现为颊黏膜、舌缘的白色网状或树枝状斑纹,也可形成糜烂或溃疡。生殖器黏膜受累时可能出现疼痛性糜烂。长期口腔糜烂需警惕癌变风险。

3、甲改变

甲板可出现纵嵴、甲床变薄、甲翼状胬肉等改变,严重者导致甲板萎缩或脱落。甲周皮肤可能出现紫红色斑块,甲损害常提示病情较重。

4、特殊类型

肥厚性扁平苔藓表现为疣状增生性斑块,常见于胫前。毛发扁平苔藓可导致永久性脱发。线状扁平苔藓沿Blaschko线分布。这些特殊类型需通过皮肤活检确诊。

5、诊断治疗

依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治疗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严重者可口服泼尼松片或阿维A胶囊。光疗对部分患者有效。

患者应避免搔抓刺激皮损,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穿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复诊监测黏膜损害变化,口腔长期糜烂者需每3-6个月进行癌变筛查。保持规律作息,缓解精神压力有助于病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