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营养科
一天营养均衡的饮食需包含谷薯类、蔬菜水果、优质蛋白、乳制品及适量油脂,建议每日摄入12种以上食物。营养均衡的饮食主要有食物多样化、粗细搭配、荤素均衡、控制油盐糖、定时定量五个要点。
每日应摄入谷薯类200-3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占50-150克。蔬菜300-500克,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可选择菠菜、西蓝花等。水果200-350克,优先选择苹果、香蕉等低糖水果。动物性食物120-200克,包括鸡蛋、鱼虾、禽肉等。奶制品300-500克,如牛奶、酸奶。大豆及坚果25-35克,如豆腐、核桃。
主食中全谷物应占三分之一,如燕麦、糙米、玉米等富含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薯类每周可摄入50-100克,如红薯、马铃薯含丰富钾元素。避免长期单一食用精米白面,可搭配杂粮饭、全麦面包等,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和肠道健康。
每餐应有荤有素,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比例建议1:4。优质蛋白优先选择鱼虾、禽肉等白肉,每周吃鱼280-525克。红肉每周不超过500克,加工肉制品尽量少吃。豆制品可替代部分肉类,如每周食用3-4次豆腐、豆浆等,提供植物蛋白和大豆异黄酮。
每日烹调油25-30克,优选植物油如橄榄油、菜籽油。盐不超过5克,注意隐形盐如酱油、腌制品。添加糖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少喝含糖饮料。烹饪多用蒸煮炖,少用煎炸。外出就餐可要求少油少盐,避免高糖高脂零食。
建议每日三餐,两餐间隔4-5小时。早餐占全天能量25-30%,午餐30-40%,晚餐30-35%。上午和下午可各加一次健康零食,如酸奶、水果。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晚餐不宜过晚。细嚼慢咽,每餐用时20-30分钟,有助于消化吸收。
保持营养均衡需长期坚持良好饮食习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食物种类和分量。特殊人群如孕妇、慢性病患者应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日常可记录饮食日记,定期评估营养状况。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新陈代谢,促进营养素吸收利用。出现营养不良症状如乏力、头晕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