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低会怎么样

刘爱华 主任医师

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白蛋白低可能导致水肿、免疫力下降、营养代谢异常等问题。白蛋白偏低通常与营养不良、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慢性炎症、消化吸收障碍等因素有关。

1、水肿

白蛋白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水平降低会导致血管内水分渗入组织间隙,引发眼睑、下肢等部位凹陷性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需结合利尿剂或静脉补充白蛋白治疗。

2、免疫力下降

白蛋白参与免疫球蛋白运输和抗氧化作用,其缺乏会削弱机体防御能力,增加感染风险。患者可能反复出现呼吸道、泌尿道感染,需加强营养支持并治疗原发疾病。

3、营养代谢异常

低白蛋白会影响脂肪酸、激素及药物的运输,导致伤口愈合延迟、肌肉萎缩。长期营养不良者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必要时采用肠内营养制剂。

4、肝脏合成不足

肝硬化等肝脏疾病会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伴随黄疸、凝血功能障碍。治疗需针对肝病使用护肝药物,严重时需人工肝支持或肝移植评估。

5、肾脏丢失过多

肾病综合征患者因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大量白蛋白从尿液中流失,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需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限制钠盐摄入。

日常需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1.5克蛋白质摄入,优先选择鱼虾、蛋清、乳制品等易吸收的优质蛋白。合并水肿时应限制每日饮水量,监测体重变化。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及白蛋白水平,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组织水肿。若出现呼吸困难、腹胀加剧等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