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额头凹陷是怎么回事

7.34万次浏览

杨小凡 副主任医师

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婴儿额头凹陷可能由颅骨发育异常、脱水、营养不良、遗传代谢性疾病或外伤等原因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医学检查综合判断。

1、颅骨发育异常

新生儿颅骨尚未完全骨化,前囟门通常在12-18个月闭合。若出现额骨局部凹陷,可能与先天性颅缝早闭有关。这类患儿可能伴随头围异常、眼球突出等症状,需通过头颅CT三维重建确诊。轻度凹陷可观察随访,严重者需进行颅骨重塑手术。

2、脱水

急性脱水会导致前囟门明显凹陷,常见于腹泻、高热或喂养不足等情况。患儿可能同时出现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口唇干燥等表现。家长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必要时静脉补液治疗。持续超过6小时无尿需立即就医。

3、营养不良

长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会影响颅骨发育,导致额部软组织萎缩和骨骼变形。这类婴儿往往伴随体重增长缓慢、肌肉松弛、头发枯黄等表现。建议家长加强母乳喂养或改用高能量配方奶,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氨基酸注射液。

4、遗传代谢病

黏多糖贮积症、成骨不全等遗传性疾病可能引起颅骨畸形。患儿通常有特殊面容、多发骨折史或发育迟缓等特征。需通过尿黏多糖检测、基因筛查等确诊。早期诊断后可尝试酶替代治疗,但多数需终身管理。

5、外伤性凹陷

产伤或后天撞击可能导致颅骨凹陷性骨折,触摸时可感知明显台阶感。轻微凹陷若无神经系统症状可保守观察,严重凹陷超过5毫米可能压迫脑组织,需行颅骨整复术。家长发现外伤后应立即检查有无呕吐、嗜睡等颅内压增高表现。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定期测量头围并记录凹陷变化,避免剧烈摇晃婴儿。哺乳时注意观察吸吮力度和尿量,保证每日6-8次排尿。外出时做好头部保护,睡眠时交替变换体位。若凹陷持续加深或伴随发热、抽搐等症状,须立即前往儿科或神经外科就诊。哺乳期母亲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