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宝宝一躺下就鼻塞可能与生理性鼻甲充血、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鼻腔异物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睡姿、鼻腔冲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平躺时鼻腔黏膜血管因重力作用充血肿胀,导致通气不畅。建议家长将宝宝床头抬高15-30度,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若伴随打鼾,需观察是否存在腺样体肥大。
接触尘螨、宠物皮屑等过敏原后,鼻腔黏膜发生变态反应。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糖浆或西替利嗪滴剂,同时定期清洗床品。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急性鼻炎,躺卧时鼻腔分泌物倒流加重堵塞。伴有发热、咳嗽时,可配合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护理,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长期张口呼吸、睡眠憋醒需警惕腺样体增生。电子鼻咽镜检查可确诊,轻度肥大可用内舒拿鼻喷雾剂控制,重度需考虑腺样体切除术。家长应注意记录宝宝夜间呼吸频率。
幼儿玩耍时误塞入小物件会导致单侧持续性鼻塞伴脓血涕。家长切勿自行掏取,应立即到耳鼻喉科通过专业器械取出,避免异物进入气道引发危险。
日常护理需保持室内湿度50%-60%,定期用吸鼻器清理分泌物。哺乳期母亲应避免进食易致敏食物。若鼻塞持续2周以上、伴随呼吸暂停或发育迟缓,需及时到儿科或耳鼻喉科就诊。避免使用含麻黄素的滴鼻剂,防止药物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