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营养科
牙齿掉了一半且内部发黑通常可以补,但需根据龋坏程度和牙体剩余量评估。主要有龋齿未累及牙髓、深龋近髓或露髓、牙体缺损过大无法修复、残根感染需拔除、邻牙状况影响修复方案五种情况。
若黑染部分仅局限在牙釉质或牙本质浅层,未穿透牙髓腔,可直接去腐后充填。常用复合树脂或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缺损,治疗过程无需根管治疗。此类情况补牙后咀嚼功能恢复较好,但需定期检查充填体边缘是否密合。
当黑色龋坏接近牙髓或已导致牙髓暴露时,需先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组织。完成根管充填后,采用桩核冠修复技术恢复牙冠形态。根管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暂时性咬合不适,需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
剩余牙体组织不足二分之一且位于龈下时,常规补牙材料难以固位。此时需评估拔牙后种植修复或固定桥修复方案。缺损牙体可能伴随牙周膜增宽或根尖阴影等影像学表现。
残留牙根存在严重根尖周病变或纵裂时,建议拔除残根控制感染。急性炎症期需先口服甲硝唑片联合阿莫西林胶囊控制感染后再拔牙。拔牙后3个月可考虑义齿修复缺牙间隙。
邻牙倾斜或对颌牙伸长可能影响补牙空间,需通过正畸辅助或调磨建立正常咬合关系。伴有邻面龋的牙齿需同期处理,避免继发龋导致修复失败。复杂病例需采用数字化导板辅助精准修复。
日常应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限制碳酸饮料及高糖食物摄入。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龋坏,微小龋洞及时充填能避免牙齿大面积缺损。修复后出现冷热敏感或充填物脱落需及时复诊,避免继发龋或牙髓炎发生。吸烟患者需加强牙周维护,烟草色素沉积会加速修复体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