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通常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若长期管理不当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糖尿病本身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危险性主要来源于高血糖对多器官的渐进性损害。
多数糖尿病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可实现长期生存。早期诊断后坚持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配合血糖监测和饮食控制,能有效维持血糖稳定。胰岛素依赖型患者按时注射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同时避免酗酒、熬夜等危险因素,多数可保持与常人相近的生存周期。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和眼底检查,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致死性并发症。长期未控制的高血糖可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表现为呼吸深快、意识模糊,需紧急静脉补液和使用胰岛素抢救。合并心血管病变者易发急性心肌梗死,突发胸痛伴大汗时需立即冠脉介入治疗。终末期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需持续透析,或因糖尿病足坏疽引发败血症。这些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每3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荞麦,避免高糖高脂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但需防范运动性低血糖。出现视物模糊、下肢麻木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通过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