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玮琰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白内障手术后视力模糊不清可能由术后角膜水肿、后发性白内障、人工晶体位置异常、眼底病变或术后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干预、激光治疗或二次手术等方式改善。
手术过程中器械接触或超声能量可能导致角膜内皮细胞暂时性损伤,引发角膜水肿。患者表现为视物模糊伴光晕现象,通常术后1-2周逐渐消退。可遵医嘱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控制炎症,配合高渗氯化钠滴眼液减轻水肿。避免揉眼并规律使用人工泪液有助于恢复。
约20%患者术后数年可能出现晶状体后囊膜混浊,与残留上皮细胞增殖有关。表现为渐进性视力下降,类似术前白内障症状。可通过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治疗,门诊操作仅需数分钟。术后需使用溴莫尼定滴眼液预防眼压升高,定期复查眼底情况。
晶体囊袋松弛或悬韧带断裂可能导致人工晶体偏位、倾斜甚至脱位。突发性视物变形或复视是典型表现,可能伴随虹膜震颤。轻度偏位可观察随访,显著位移需手术复位或更换晶体。术前详细评估囊袋稳定性可降低该并发症概率。
术前存在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等眼底疾病可能在术后显现。患者主诉中心视力持续不佳,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明确诊断。需转诊至眼底专科,根据病情选择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如雷珠单抗注射液或视网膜激光治疗。
细菌性眼内炎是严重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3-7天,表现为眼痛、视力骤降伴脓性分泌物。急诊处理需抽取房水培养,立即静脉注射万古霉素联合头孢他啶,必要时行玻璃体切割术。严格术前消毒和围手术期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可有效预防。
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及游泳,按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等抗炎药物。定期复查视力、眼压及眼底,出现突发视力变化、眼红眼痛需立即就诊。保持用眼卫生,阅读时保证充足照明,均衡摄入富含叶黄素、维生素C的深色蔬菜水果有助于视觉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