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鼻泪管堵塞按摩的方法

4652次浏览

周玮琰 副主任医师

周玮琰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婴儿鼻泪管堵塞可通过按摩缓解,常用方法有泪囊区按摩、鼻泪管下段按摩、热敷辅助按摩、体位辅助按摩、药物辅助治疗等。鼻泪管堵塞多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分泌物滞留引起,表现为眼部分泌物增多、泪溢等症状。

1、泪囊区按摩

用洗净的食指指腹轻压内眼角泪囊区,沿鼻梁向下方滑动按摩5-10次。按摩力度以皮肤轻微下陷为宜,每日重复3-5次。该手法能促进泪囊内积液排出,缓解因膜性闭锁导致的堵塞。操作前需修剪指甲避免划伤,按摩后可用无菌棉签清理分泌物。

2、鼻泪管下段按摩

将拇指置于鼻翼两侧,沿鼻泪管走向向下施加轻柔压力,每次持续2-3秒后放松。该部位按摩可帮助冲破Hasner瓣膜处的薄膜阻塞,适合出生后2-4个月内的患儿。需注意观察是否出现鼻腔分泌物增多现象,此为管道通畅的表现。

3、热敷辅助按摩

用40℃左右温水浸湿无菌纱布敷于眼睑3分钟,待分泌物软化后再行按摩。热敷能扩张鼻泪管开口,提升按摩效果,尤其适用于分泌物黏稠的患儿。注意温度不可过高,避免蒸汽烫伤,热敷后应及时擦干皮肤。

4、体位辅助按摩

哺乳或睡眠时保持头高脚低位,配合按摩可借助重力促进引流。清醒时让婴儿俯卧位玩耍,面部朝下体位能增加泪液排出压力。体位管理需在监护下进行,每次不超过15分钟,避免压迫口鼻影响呼吸。

5、药物辅助治疗

合并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抗生素。顽固性堵塞可考虑泪道探通术,但6月龄前优先保守治疗。禁用自行购买的眼药水,避免含有防腐剂的产品刺激婴儿眼部。

日常护理需保持婴儿手部清洁,定期修剪指甲防止抓伤眼睛。喂养后竖抱拍嗝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刺激眼部。若按摩2周无改善或出现眼睑红肿、脓性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应及时就诊眼科。多数先天性鼻泪管堵塞在6-12月龄可自愈,持续按摩能有效降低手术干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