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化疗后脸上出现浮肿可能与药物副作用、淋巴回流受阻、低蛋白血症、过敏反应或心肾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化疗药物可能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组织液积聚;部分药物还会影响淋巴系统功能,造成面部淋巴液回流障碍。若伴随呼吸困难或尿量减少,需警惕心肾功能损伤,建议及时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医生会根据结果调整用药方案或给予利尿剂等对症处理。
化疗药物如紫杉醇注射液、顺铂注射液等可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使液体渗入组织间隙。这种浮肿通常呈对称性,可能伴随皮肤发紧感。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七叶皂苷钠片改善微循环,或局部冷敷减轻肿胀。用药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避免突然改变体位。
头颈部肿瘤放疗或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可能因淋巴管损伤导致面部淋巴液淤积。表现为单侧颧骨至下颌区域肿胀,按压有凹陷。可通过低频脉冲电刺激促进淋巴引流,或使用地奥司明片增强淋巴管收缩力。睡眠时抬高床头有助于重力引流。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或肠道吸收不良可能导致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胶体渗透压下降引发水肿。常见眼睑浮肿伴下肢凹陷性水肿。需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同时增加鱼肉、鸡蛋白等优质蛋白摄入。注意每日体重增长不超过0.5公斤。
使用靶向药物如西妥昔单抗注射液时,可能出现Ⅰ型超敏反应,导致面部血管神经性水肿。常突发口唇肿胀伴荨麻疹。需立即停用致敏药物,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并口服氯雷他定片抗过敏。既往过敏史患者用药前应进行皮试。
蒽环类化疗药如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可能引发心肌损伤,导致心源性水肿;顺铂等肾毒性药物可引起肾功能减退。表现为晨起颜面浮肿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完善NT-proBNP、肌酐清除率检查,必要时使用呋塞米片利尿,限制每日饮水量。
化疗期间应记录每日面部肿胀程度和体重变化,避免高盐饮食及长时间低头活动。浮肿持续加重或出现胸闷气促时,须立即返院检查。治疗间歇期可适当食用冬瓜、薏仁等利水食材,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钾摄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避免用力揉搓浮肿部位。定期复查血清白蛋白及尿常规,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