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有氨味是怎么回事

5.46万次浏览

李青 主任医师

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尿有氨味可能与饮水不足、泌尿系统感染、代谢异常、饮食因素或药物影响等原因有关,可通过增加饮水量、抗感染治疗、调整饮食等方式改善。

1、饮水不足

尿液浓缩是氨味产生的常见生理性原因。当机体水分摄入不足或大量出汗时,尿液生成减少,尿素浓度升高,在细菌作用下分解产生氨味。这种情况通常无其他不适,及时补充1500-2000毫升水分后气味可缓解。建议观察尿液颜色,若持续呈深黄色需警惕脱水。

2、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炎或尿道炎等感染会导致尿液中细菌繁殖加速,分解尿素产生强烈氨味,多伴随尿频、尿急症状。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或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感染期间需每日清洗会阴,避免憋尿。

3、代谢异常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肝功能异常时,代谢产物通过尿液排出可能产生特殊气味。糖尿病患者尿液可能伴有烂苹果味,肝病患者可能出现鼠臭味。需通过血糖检测、肝功能检查明确诊断,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或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控制原发病。

4、高蛋白饮食

短期内摄入过量肉类、蛋类等高蛋白食物,会增加尿素氮的排泄量。当尿素被细菌分解时会产生短暂性氨味,通常调整饮食结构2-3天后缓解。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5克,适当增加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5、药物影响

部分维生素B族补充剂或磺胺类抗菌药可能改变尿液气味。如复合维生素B片中的核黄素会使尿液呈亮黄色,磺胺甲噁唑片可能加重氨味。这种改变通常在停药后消失,用药期间可增加饮水量加速药物代谢。

日常应注意保持每日饮水量,避免长时间憋尿。如氨味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腰痛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泌尿外科。建议记录排尿频率、尿色变化及伴随症状,就医时携带近期用药清单。女性应注意经期卫生,男性前列腺炎患者需定期复查,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