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青少年跑步跑得膝盖痛可通过调整跑步姿势、控制运动强度、加强肌肉锻炼、热敷或冷敷、使用药物等方式缓解。膝盖痛通常由运动过度、肌肉力量不足、跑步姿势错误、膝关节损伤、生长痛等原因引起。
跑步时保持身体直立,避免身体前倾或后仰,双脚落地时应以前脚掌或全脚掌着地,减少膝盖受到的冲击力。跑步过程中保持步幅适中,避免过大步幅导致膝盖过度伸展。跑步时双臂自然摆动,有助于保持身体平衡,减少膝盖负担。
根据个人体能状况合理安排跑步时间和距离,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建议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增加跑步强度,每周跑步距离增加不超过10%。跑步前后做好充分的热身和拉伸运动,帮助肌肉和关节适应运动状态,降低膝盖受伤概率。
通过锻炼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后侧的腘绳肌以及臀部肌肉,可以提高膝关节稳定性。推荐进行靠墙静蹲、直腿抬高、弓步等针对性训练,每周进行2-3次力量练习。游泳和骑自行车也是增强下肢肌肉力量的低冲击运动,适合作为跑步的交叉训练。
跑步后出现轻微膝盖疼痛时,可在疼痛部位进行15-20分钟的冰敷,帮助减轻炎症和肿胀。慢性膝盖不适可采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注意热敷温度不宜过高,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停止热敷并及时就医。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塞来昔布胶囊等缓解症状。外用药物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也可帮助减轻局部疼痛。若疼痛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半月板损伤、滑膜炎等疾病。
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骨骼和肌肉系统尚未完全成熟,跑步时更需注意科学训练。建议选择缓冲性能好的专业跑鞋,避免在过硬的路面长时间跑步。日常饮食中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有助于骨骼健康。若膝盖疼痛反复发作或影响正常活动,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