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脏房性早搏是否严重需根据具体病情判断,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心律失常,无须特殊治疗;若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或频繁发作则可能需医疗干预。
房性早搏指心房异位起搏点提前发放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健康人群亦可出现。生理性因素如情绪紧张、过量摄入咖啡因或酒精、睡眠不足等可诱发偶发房早,通常无明显症状或仅感心悸,动态心电图显示24小时内早搏次数较少,这类情况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多可缓解。妊娠期女性因血容量增加也可能出现短暂房早,分娩后多自行消失。
病理性房早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早搏频次超过总心搏数的1%或出现二联律、三联律时需警惕。持续房早可能诱发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颤动,伴随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等症状。长期未控制的房颤会增加脑卒中风险,这类患者需完善心脏超声、甲状腺功能等检查,必要时使用盐酸普罗帕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考虑射频消融术治疗。
建议存在房性早搏的人群定期监测心率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日常需限制浓茶、咖啡及酒精摄入,保证充足睡眠。若心悸发作频繁或伴随胸痛、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心血管内科,通过动态心电图评估早搏负荷及性质,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