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胆囊炎引起的胰腺炎需要通过抗感染治疗、抑制胰酶分泌、营养支持、解除胆道梗阻、对症处理等方式治疗。胆囊炎合并胰腺炎通常与胆结石嵌顿、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可能表现为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胆囊炎继发胰腺炎时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感染严重者可联合甲硝唑注射液覆盖厌氧菌。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菌群失调。
急性胰腺炎发作期需禁食并持续胃肠减压,同时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抑制胰液分泌。乌司他丁注射液可中和已激活的胰蛋白酶,减轻胰腺自身消化。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低脂流质饮食。
重症患者需通过中心静脉输注肠外营养液,包含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成分。病情稳定后优先选择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使用短肽型肠内营养粉剂,逐步过渡到整蛋白型营养剂。
对于胆总管结石引起的梗阻性胰腺炎,可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取出结石,必要时放置鼻胆管引流。合并胆囊结石者可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防止胰腺炎复发。
剧烈腹痛可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镇痛,避免使用吗啡以免加重Oddi括约肌痉挛。发热患者予物理降温或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持续呕吐者可肌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止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治疗期间需严格禁食直至腹痛缓解、血淀粉酶下降,恢复饮食应从少量低脂流食开始。出院后3-6个月内避免高脂饮食,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胆囊情况。有胆结石病史者建议尽早行胆囊切除术,降低胰腺炎复发风险。出现持续发热、黄疸或腹痛加重需立即返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