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栋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急性肠胃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等补液药物,或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抗菌药物。急性肠胃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需根据病原体类型和脱水程度选择静脉输液方案。
氯化钠注射液用于纠正急性肠胃炎导致的轻中度脱水。该药物为等渗电解质溶液,能快速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和钠离子,维持血液渗透压平衡。适用于呕吐腹泻后出现口干、尿量减少但未伴意识障碍的患者。输注时需监测心率及尿量,避免输液过量引发水肿。
葡萄糖注射液可为无法进食的急性肠胃炎患者提供能量支持。5%葡萄糖注射液属于等渗溶液,适合脱水伴轻度低血糖症状者。10%葡萄糖注射液则用于严重呕吐导致能量摄入不足的情况。糖尿病患者使用时应加强血糖监测,防止血糖波动。
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适用于伴有电解质紊乱的急性肠胃炎。其成分含钠、钾、钙、氯及乳酸根离子,能同时纠正脱水与酸碱失衡。尤其适合腹泻严重导致低钾血症的患者,但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输注速度,避免乳酸蓄积。
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用于细菌性肠胃炎的抗菌治疗。该第三代头孢菌素对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常见肠道致病菌有较强活性。适用于血便、高热等明显细菌感染征象者,用药前需进行过敏皮试,避免与其他钙剂混合输注。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适用于成人细菌性肠胃炎。作为喹诺酮类抗菌药,对弯曲杆菌等耐药菌株有效。禁用于18岁以下青少年及孕妇,输注时需避光慢滴,警惕肌腱炎等不良反应。使用期间应避免阳光暴晒。
急性肠胃炎患者静脉补液期间应保持卧床休息,呕吐缓解后逐步尝试少量温盐水或米汤。恢复期选择低脂低渣饮食,如粥类、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及乳制品。注意餐具消毒与手部清洁,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复诊。老年患者及婴幼儿更需密切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