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副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男科
女性膀胱痛可能由尿路感染、膀胱炎、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结石、盆腔器官脱垂等原因引起。膀胱痛通常表现为排尿疼痛、下腹坠胀、尿频尿急等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尿路感染是女性膀胱痛的常见原因,可能与细菌逆行感染有关,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患者可能出现排尿灼热感、尿液浑浊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日常需增加饮水量,避免憋尿。
膀胱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膀胱炎多由细菌感染导致,慢性膀胱炎可能与长期刺激有关。典型症状包括膀胱区压痛、血尿等。治疗可选用呋喃妥因肠溶片、盐酸环丙沙星片等药物,同时建议避免辛辣食物刺激。
间质性膀胱炎属于慢性非细菌性炎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膀胱黏膜防御功能受损有关。特征性表现为膀胱充盈时疼痛加剧。治疗可采用膀胱灌注疗法,常用药物包括肝素钠注射液、二甲亚砜溶液等,严重时需行膀胱水扩张术。
膀胱结石可刺激膀胱黏膜引发疼痛,结石形成与尿液浓缩、代谢异常等因素相关。症状包括排尿中断、终末血尿等。小于4毫米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促进排出,较大结石需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膀胱镜取石术。
盆腔器官脱垂如膀胱膨出可能牵拉膀胱周围神经引发疼痛,多见于经产妇或绝经后女性。常伴随阴道坠胀感、压力性尿失禁等症状。轻度脱垂可通过盆底肌锻炼改善,重度需手术修复。
女性出现膀胱痛应记录疼痛特点与伴随症状,避免摄入咖啡因及酸性食物加重刺激。建议穿着棉质透气内裤,保持会阴清洁。若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发热、血尿等情况,须立即就诊泌尿外科或妇科。日常可进行温水坐浴缓解不适,但需注意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以免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