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太阳晒后皮肤红痒可通过冷敷、保湿修复、药物干预、避免刺激、防晒保护等方式缓解。该症状通常由紫外线灼伤、皮肤屏障受损、光敏反应、接触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等原因引起。
使用冷藏的生理盐水或纯净水浸湿纱布,敷于晒伤部位5-10分钟,重复进行可缓解灼热感。冷敷能收缩毛细血管,减轻红肿疼痛,但需避免直接使用冰块接触皮肤。若出现水疱或大面积脱皮应停止冷敷并及时就医。
选择含神经酰胺、泛醇的医用敷料或乳液,每日涂抹2-3次帮助修复受损屏障。晒后72小时内避免使用含酒精、香精的护肤品。严重干燥脱屑时可短期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轻中度晒伤可遵医嘱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炎症,瘙痒明显时口服氯雷他定片。若出现发热或皮肤溃烂,需就医评估是否需使用醋酸泼尼松龙片等系统性药物。禁止自行使用抗生素类药膏。
晒伤后1周内禁止使用去角质产品、过热洗澡水及摩擦皮肤。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光敏性药物如盐酸多西环素片需暂停使用。
皮肤修复期间外出需涂抹SPF50+物理防晒霜,每2小时补涂一次。配合遮阳帽、防晒衣等硬防晒措施。晒伤完全恢复前禁止再次暴晒,阴天也需做好防护。
晒后护理期间需保持充足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草莓等水果,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促进修复。恢复期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属正常现象,一般3-6个月可自行淡化,避免使用美白产品强行干预。若72小时后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需立即至皮肤科就诊排除光毒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