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孩又黑又瘦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营养素、排查疾病因素、改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生长曲线等方式改善。可能与遗传因素、营养不良、消化吸收障碍、慢性疾病、内分泌异常等原因有关。
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羹、瘦肉泥,搭配全谷物和新鲜蔬菜水果。每日保证300-500毫升奶制品,避免高糖高盐零食。采用少食多餐模式,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减少油炸食品。可尝试将食物制作成卡通造型提升进食兴趣。
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小儿碳酸钙D3颗粒等矿物质制剂,或维生素AD滴剂等。缺铁性贫血患儿需服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不建议自行购买保健品,需经临床评估后按需补充。
需就医排除乳糜泻、克罗恩病等消化系统疾病,表现为慢性腹泻、腹痛。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导致多食消瘦,伴有心率增快。寄生虫感染如蛔虫病会出现磨牙、脐周痛,可口服阿苯达唑片治疗。慢性感染如结核病需进行PPD试验排查。
保证每日1-2小时户外活动促进维生素D合成,避免正午强光照射。建立规律作息,学龄前儿童需保持10-13小时睡眠。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消耗热量。创造愉快就餐环境,避免强迫进食造成心理压力。
每月测量身高体重并标注在生长曲线图上,持续低于第3百分位需警惕生长迟缓。记录每日饮食日记便于营养师分析。每3-6个月复查血常规、微量元素等指标。若出现体重持续下降或伴随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复诊。
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儿童保健体检,3岁以下建议每3个月一次。烹饪时使用强化铁酱油,深色蔬菜焯水时间不超过1分钟以减少营养流失。可制作香蕉牛奶燕麦粥等高热量辅食,避免餐前大量饮水影响食欲。若调整饮食3个月后无改善,需到儿科内分泌科或消化科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