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怎么回事

4.22万次浏览

杨小凡 副主任医师

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小儿高热惊厥可能由感染性发热、遗传因素、脑发育不成熟、电解质紊乱、疫苗接种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抗惊厥药物、补液治疗、病因治疗、预防复发等方式干预。

1、感染性发热

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体温快速升高是常见诱因,患儿可能出现突发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等症状。家长需立即松解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医生可能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发作,并针对原发感染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药物。

2、遗传因素

有家族史的儿童发作概率较高,通常表现为短暂性全身强直阵挛。建议家长记录发作持续时间,就医时可进行基因检测。日常需避免捂热,体温超过38℃时及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退热。

3、脑发育不成熟

婴幼儿神经系统未完善易出现异常放电,发作时可能伴随眼球上翻、口吐白沫。急性期医生可能采用苯巴比妥钠注射液,恢复期可配合脑电图监测。家长应注意避免发作时喂食,防止误吸。

4、电解质紊乱

高热伴随大量出汗可能导致低钠血症,诱发肌肉痉挛。需通过静脉补充氯化钠注射液纠正失衡,家长可适量给予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发作后建议检测血电解质水平。

5、疫苗接种反应

部分疫苗如百白破接种后可能出现发热反应,多在接种后24小时内发生。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备有布洛芬混悬滴剂应急。若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立即急诊处理。

患儿发作时应侧卧防止窒息,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特征。恢复期保持环境安静,补充足够水分,避免再次受凉。建议家长学习急救措施,定期随访神经科。对于复杂性热性惊厥或发作频繁者,医生可能考虑长期服用丙戊酸钠口服溶液预防复发,但须严格遵循医嘱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