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长期大便干硬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养成排便习惯、补充益生菌、使用药物等方式改善。长期大便干硬通常由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饮水过少、肠道菌群紊乱、药物副作用、肠道动力不足等原因引起。
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如燕麦、西蓝花、火龙果等。膳食纤维能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建议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分次搭配主食和蔬菜食用。避免过多摄入精制米面、辛辣刺激食物。
适度运动能增强腹肌收缩力和肠道蠕动功能。推荐每天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配合腹部按摩。久坐人群每小时应起身活动5分钟,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效果更佳。
建立固定排便时间有助于形成条件反射,建议晨起或餐后30分钟内尝试排便。排便时保持蹲姿或使用脚凳抬高膝盖,避免过度用力。每次排便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不要长时间如厕看手机。
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导致消化功能减弱,可适量食用含益生菌的酸奶、泡菜等发酵食品。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微生态制剂,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顽固性便秘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常用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可增加肠道水分。刺激性泻药如番泻叶颗粒应短期使用。避免长期依赖开塞露等外用药物,可能损伤肠粘膜。
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温水摄入,晨起空腹饮用温水可刺激胃肠反射。避免憋便行为,出现便血、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消化科就诊。长期卧床者需定期翻身并做腹部环形按摩,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血糖控制对胃肠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