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是紧急恢复冠状动脉血流的关键措施,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溶解血栓。常用溶栓药物包括阿替普酶、瑞替普酶、尿激酶等,需在发病12小时内尽早使用。溶栓治疗适用于无法及时进行介入治疗的医疗机构或患者转运延迟的情况。
溶栓治疗的核心目标是快速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挽救濒死心肌。阿替普酶是一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能特异性激活血栓中的纤溶酶原,对全身纤溶系统影响较小。瑞替普酶具有快速给药优势,可通过两次静脉推注完成给药。尿激酶作为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价格相对较低但出血风险略高。溶栓前需严格评估适应症与禁忌症,包括发病时间窗、心电图表现及出血风险等。治疗期间需持续心电监护,观察胸痛缓解情况和ST段回落程度。成功再灌注的指标包括胸痛明显减轻、抬高的ST段回落超过50%以及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溶栓后仍需尽快转运至具备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评估是否需行补救性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溶栓治疗后患者需卧床休息24小时,避免穿刺部位出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出血征象,包括牙龈出血、皮下瘀斑或血尿等。维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和血糖在理想范围。康复期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心脏康复训练,规范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以及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及心肌酶谱,评估心功能恢复情况。出现胸痛复发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