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螨虫叮咬的包通常是一个个独立出现的,少数情况下可能成片分布。螨虫叮咬引起的皮肤反应与个体敏感性、螨虫种类及叮咬密度有关。
多数螨虫叮咬表现为散在分布的红色丘疹,直径约1-3毫米,中心可见针尖样咬痕。每个包之间保持明显间隔,常见于皮肤薄嫩处如手腕、腰腹、大腿内侧。这类孤立性皮疹与螨虫夜间单独觅食习性相关,瘙痒感在接触后2-8小时逐渐显现,可能持续3-5天。保持环境干燥清洁,使用防螨寝具可减少发生概率。
当环境中螨虫密度较高或存在过敏体质时,可能出现群集性皮疹。多个红色丘疹紧密排列形成直径2-5厘米的斑片,边缘呈不规则地图状。这种情况多见于尘螨过敏者或疥螨感染早期,常伴随剧烈瘙痒和夜间加重。需注意与蚊虫叮咬、荨麻疹等皮肤病鉴别,持续不消退或出现水疱、脓疱时应就医排查疥疮可能。
被螨虫叮咬后避免搔抓,可用冷敷缓解瘙痒,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定期用60℃以上热水清洗床品,配合除螨仪清理床垫缝隙。若皮疹持续扩散或继发感染,需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或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