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18个月宝宝不爱吃饭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营造用餐环境、补充锌元素、排查疾病因素、培养自主进食等方式改善。可能与挑食习惯、缺锌、胃肠功能紊乱、食物过敏、心理抗拒等因素有关。
将白粥改为南瓜小米粥等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单一食材改为三文鱼蔬菜饼等混合食物。避免提供饼干等零食,两餐间隔保持3小时以上。每周引入1-2种新食材时,需连续尝试8-15次以建立接受度。
固定用餐时间和专用餐椅,移除电视玩具等干扰物。家长需示范咀嚼动作,用"小火车进山洞"等游戏引导进食。每餐控制在20分钟内,避免强迫喂食造成逆反心理。
缺锌可能导致味觉敏感度下降,可遵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或蛋白锌。每周安排2-3次牡蛎粉、牛肉末等富锌辅食。补充后2-4周味觉功能可逐步恢复。
若伴随体重下降或排便异常,需检查是否乳糖不耐受或食物过敏。轮状病毒感染可引起暂时性厌食,通常持续3-7天。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进行碳13呼气试验确诊。
提供硅胶训练勺和吸盘碗让宝宝参与进食,允许适当食物探索。将西兰花切成小朵便于抓握,初期可接受20-30%的食物浪费。自主进食能力通常在22-24月龄明显提升。
家长需记录每周进食种类和总量,避免与同龄儿童直接对比。可尝试将胡萝卜切成星星形状等趣味造型,餐前1小时限制液体摄入。若持续2周以上进食量不足日常需求的60%,或伴随生长曲线下滑,应及时到儿科营养门诊评估。注意避免在餐桌上讨论进食问题,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