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玮琰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近视眼可能导致视力模糊、视疲劳、视网膜脱离、青光眼、黄斑病变、飞蚊症、斜视、弱视、眼球突出、生活质量下降等危害。近视度数越高,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概率越大,建议定期检查眼底并科学防控。
近视眼最直接的危害是远视力下降,表现为看远处物体模糊不清。轻度近视可能仅影响看黑板或路牌,中高度近视会导致日常生活如驾驶、运动等受限。长期未矫正可能加重视疲劳,出现眼干、头痛等症状。
近视患者常因调节过度引发视疲劳,表现为眼胀、眼痛、流泪等。持续用眼时症状加重,可能与睫状肌长期紧张有关。儿童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成人可能影响工作效率。
高度近视者眼球轴长增加,视网膜变薄易发生裂孔或脱离。早期可能出现闪光感、视野缺损,严重时导致失明。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发现早期病变及时激光治疗。
近视人群患开角型青光眼的概率较高,可能与眼轴增长导致房角结构异常有关。早期常无症状,晚期出现视野缩小、视神经萎缩。建议每年测量眼压和视神经检查,可使用布林佐胺滴眼液等药物控制。
高度近视可能引发黄斑区出血、萎缩或新生血管,造成中心视力丧失。表现为视物变形、中央暗点,可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诊断。抗VEGF药物如雷珠单抗注射液可用于治疗新生血管。
玻璃体液化导致的漂浮物投影在视网膜上,表现为眼前黑点飘动。高度近视者更易发生,多数属生理性,但突然增多需警惕视网膜裂孔。严重者可考虑玻璃体切割手术。
近视儿童可能因调节与集合失衡出现外斜视。表现为眼球偏斜、复视,可能影响立体视觉发育。需通过验光配镜矫正屈光不正,必要时进行斜视矫正手术或视觉训练。
儿童高度近视未及时矫正可能导致弱视,即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需在视觉发育关键期进行遮盖治疗、精细目力训练,配合阿托品凝胶等药物压抑疗法。
高度近视者眼轴超过26毫米时,可能表现为眼球前突。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增加角膜暴露风险。需避免揉眼等外力刺激,严重者需眼眶减压手术。
近视可能限制职业选择如飞行员、军人等,夜间驾驶困难增加事故风险。日常需依赖眼镜或隐形眼镜,游泳、运动等场景不便。社会活动可能因视觉障碍受限,心理压力增大。
建议近视人群每半年进行一次医学验光,儿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日常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控制连续用眼时间不超过40分钟。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叶黄素等营养素,避免高糖饮食。高度近视者应避免跳水、拳击等剧烈运动,出现闪光感、视野缺损等症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