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患有痔疮

3.83万次浏览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痔疮可通过肛门不适、出血、脱垂等症状初步判断。痔疮通常由长期便秘、久坐久站、妊娠腹压增高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肛门指检、肛门镜检等方式确诊。

1、肛门不适

痔疮早期可能出现肛门瘙痒、灼热感或异物感,排便时加重。内痔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坠胀,外痔可能伴随局部皮肤红肿。日常需保持肛周清洁,避免抓挠,温水坐浴有助于缓解症状。若合并血栓形成,可能出现剧烈疼痛,需及时就医。

2、排便出血

便后滴血或厕纸带血是痔疮典型表现,血液呈鲜红色,多因粪便摩擦痔核表面导致。需与肠息肉、结直肠癌等疾病鉴别。轻度出血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改善,反复出血或出血量较大时,需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栓等药物。

3、痔核脱垂

内痔发展到Ⅱ度以上可能出现痔核脱出肛门,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手动推回或持续脱出。脱垂可能引发黏液渗出、肛门湿疹。避免久蹲用力排便,脱出时可尝试膝胸卧位帮助回纳。严重脱垂需考虑胶圈套扎术或痔上黏膜环切术。

4、肛门视诊异常

外痔在肛门缘可见紫红色柔软肿块,血栓性外痔表现为暗紫色硬结。检查时需观察肿物位置、数量及有无溃破。保持大便通畅可减轻静脉压力,急性期可冷敷缓解肿胀。合并感染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

5、肛门指检异常

医生通过指检可触及内痔柔软团块,直肠下端黏膜可能充血增厚。指检还能排除直肠肿瘤等疾病。检查前需排空粪便,配合医生调整呼吸减轻不适。确诊后可根据分型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方案,如硬化剂注射、超声刀痔切除术等。

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久坐者每小时起身活动,可做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力。出现持续出血、痔核嵌顿或剧烈疼痛时须立即就医,孕妇及糖尿病患者痔疮发作需特别谨慎处理。术后患者需按医嘱定期复查,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