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家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近视眼通常无法完全恢复,但可通过科学手段控制度数增长或矫正视力。近视的干预方式主要有佩戴框架眼镜、使用角膜塑形镜、进行屈光手术、调整用眼习惯、补充眼部营养等。
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视力矫正方式,通过凹透镜片使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建议选择轻质防蓝光镜片,定期复查视力并更换镜片。高度近视患者需选择高折射率镜片以减少边缘畸变。
角膜塑形镜通过夜间佩戴暂时改变角膜曲率,白天可获得清晰视力。适用于600度以下近视患者,需严格遵循清洁规范和定期复查,可能出现角膜缺氧或感染风险。
激光手术如全飞秒SMILE通过切削角膜基质层矫正屈光状态,适合18岁以上且度数稳定者。术后可能出现干眼、眩光等并发症,需严格筛查角膜厚度等指标。
遵循20-20-20法则可缓解视疲劳,即每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20秒。保持30厘米阅读距离,避免昏暗环境用眼,电子屏幕亮度需与环境光协调。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可保护黄斑区,维生素A维持暗视觉功能。深海鱼富含的DHA有助于视网膜发育,但营养补充不能逆转已形成的近视结构改变。
建议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定期监测眼轴变化,青少年每天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接触自然光。避免盲目使用视力恢复训练仪,高度近视患者须警惕视网膜脱离风险,出现闪光感或视野缺损需立即就医。饮食可多摄入蓝莓、胡萝卜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配合适度眼周按摩改善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