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宝宝脚崴了可通过制动休息、冷敷处理、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脚崴通常由韧带拉伤、关节错位、骨骼损伤、肌肉劳损、先天性关节松弛等原因引起。
立即停止宝宝活动,避免患肢负重。踝关节扭伤后继续行走可能加重韧带撕裂,建议家长用玩具或绘本转移宝宝注意力,保持坐卧姿势48小时。若宝宝哭闹抗拒,可使用婴儿背带辅助固定。
用毛巾包裹冰袋敷于肿胀处,每次1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内出血,但需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家长操作时需观察宝宝反应,出现皮肤苍白或哭闹加剧应立即停止。
使用弹性绷带八字形缠绕踝部,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压力可限制组织液渗出,但需每2小时松解10分钟防止循环障碍。婴幼儿皮肤娇嫩,家长包扎前可先垫一层棉纱。
将宝宝下肢垫高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回流。哺乳时可采取侧卧屈膝姿势,睡眠时用枕头支撑小腿。此方法对消除肿胀效果显著,但需注意防止宝宝翻身跌落。
若出现持续哭闹、拒按患处、淤紫扩散或无法站立等情况,需及时儿科就诊。医生可能通过X线排除骨折,或使用小儿踝关节支具固定。严重韧带损伤可能需石膏固定2-4周。
日常需为宝宝选择防滑学步鞋,避免在斜坡或不平地面行走。恢复期可适当补充含钙食物如奶酪、豆腐等促进骨骼修复。两周内避免跑跳活动,家长可通过被动踝泵运动帮助恢复关节灵活性。若肿胀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须复查排除感染可能。